花油厂普遍控制到货质量,好油料适当收购,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撑作用。部分产区农忙,农户少量上货,暂不集中,中间商持货观望。东北地区基层货源不多,农户少量上货,中间商观望居多。短期花生整体供需平衡,行情仍以震荡为主,趋势行情仍需等待。
策略:短期内区间内震荡概率较大。关注10合约7900-8300区间。
产地,截止4月27日美豆播种18%,略快。4月前25日马棕出口增3-15%,前20日产量增9-20%。
国内,临近长假,下游备货接近尾声,豆油现货成交萎缩,库存继续下滑至60万吨低位;棕榈油近月再增2条买船;菜油库存仍在80万吨以上高位,远端菜系进口贸易流收缩预期仍在。
策略,新季美豆初播进度较快,天气交易尚未开启;不过美生柴消费回升及预期前景改善,CBOT豆油创近1年半高点,带动CBOT大豆重返1050上方。国际豆棕价差结束近8个月的倒挂,近期中印采购增加带动马棕出口继续好转;不过4月马棕延续3月的大幅增产趋势,4月产量增幅或继续大于出口增幅,且B40推进迟缓下产地内销不及预期,库存迎来拐点,报价大幅松动,有4月初的4800下滑至当前的4100-4200.BMD毛棕承压,盘中多次破4000关口。欧洲产区面临天气威胁,加拿大库存降低,产地强势继续推升菜系报价及ICE盘面价格,提振销区菜油估值。
操作上,随着五一长假来临,资金避险离场,市场交易动能减弱,油脂短期面临回调风险且波动加大,节前建议观望,轻仓过节。中长期看,产地分化延续,内外棕榈油整体略弱于豆菜,节后维持菜棕价差做扩策略。
今年五一备货高潮期较往年提前,随着下游备货完成,各环节库存压力开始显现。进入5月年后换羽鸡将陆续开产,同时南方将逐渐进入梅雨季,供给端压力将呈现持续累积。但五一期间仍存一定的消费预期支撑,预计蛋价或维持震荡格局。
今年蛋价跌破饲料成本的时间有限,所以养殖端大多选择延养或换羽,但目前蛋鸡养殖利润又降至盈亏平衡附近,若出现持续亏损,养殖户可能加速淘汰低效产能。
策略:基于鸡蛋基本面周期的分析,判断当前所处位置与2020年上半年的情况较为类似,在养殖利润出现亏损导致产能出清之前,鸡蛋期货近弱远强格局有望延续。操作上,建议暂观望,等待反套时机。
今年以来生猪期货近远月价差居高不下,期限结构几乎处于水平状态,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供需关系的均衡预期。从远月来看,生猪产业资金主导的套保行为强化期现联动性,使得期货远月合约定价主要围绕成本运行。而近月受疫病扰动与养殖情绪提振,抗跌性明显增强。
自2023年以来,大规模养殖主体在种猪培育、母猪扩繁等前端环节的集中度大幅提升,仔猪供应端的定价权明显增强。以牧原股份为例,2025年一季度公司出栏仔猪414.9万头,同比增长595%,仔猪出栏量已完成全年任务34.6%-51.9%。目前仔猪的销售利润仍高于生猪自繁自养利润,从利润角度出发,集团猪企在仔猪补栏旺季也期望稳定猪价预期,从而加快仔猪销售,提前实现利润。
策略:基于生猪基本面周期判断,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或将进入压力周期,价格长期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但短期来看,疫病扰动与养殖情绪提振,使得二季度猪价或存短期支撑。操作上,建议暂观望。
外盘方面,受美麦大幅下跌拖累玉米走低,不过截至4月27日美玉米种植率录得24%低于预期,支撑美玉米跌后反弹。
国内供应方面,中美关税逐渐缓和,关税对玉米影响有限。前期产地基层上量偏快,当前余粮所剩无几。截至4月24日,全国13个省份农户售粮进度95%,较去年同期快5%。全国7个主产省份农户售粮进度为94%,较去年同期偏快5%。近期华北玉米上量偏少,东北上量有限,现货拉涨情绪高涨。
需求方面,随着气温逐步回暖,下游饲料需求逐步提升,饲企库存备货逐渐增加;不过玉米加工将进入淡季,加工需求预期减弱。
策略:美玉米震荡偏弱;国内玉米东北与华北玉米上量偏少,现货持续走强拉动盘面;不过临近小麦收割,谨防腾库压力限制玉米涨幅;不过中长期来看,随着粮源逐步向渠道转移、进口玉米大幅减少,叠加下游需求恢复,远月玉米仍保持看涨预期。
成本端,巴西大豆收获接近尾声,截至4月26日收获率录得94.8%,快速收获支撑出口加速,同时美豆近期播种加速,截至4月27日当周种植率录得18%高于预期,对美豆形成压制;不过美元指数再度走低,利好美豆出口需求前景,支撑美豆跌后反弹。
国内,上周现货市场持续炒作缺货,下游备货增加,临近五一,市场成交有所减弱。当前油厂大豆逐步累库,而豆粕库存降至今年低位。
策略:美豆聚焦新作种植,短期来看产区天气良好,美豆仍显压力;国内随着油厂开机逐渐增加,豆粕现货迎来回调,连粕整体面临压力;不过中长期新季美豆面积减少仍存在支撑,连粕表现近弱远强;建议连粕09逢低做多。
国外,尽管美元指数走弱对商品存在支撑,不过美原油走弱,美麦受大范围降雨来临价格大幅走低,叠加美棉播种偏快,截至4月27日美棉种植率录得15%快于去年,且当前美棉产区天气良好,共同压制美棉走低。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保持高位,企业套保压力仍存;临近五一,下游纺企停机增加,棉花下游需求减弱;而美国对华关税将抑制棉纺品终端需求,拖累国内棉价走低。另外当期新疆新季棉花播种接近尾声,且目前产区天气表现正常。
策略:多空交织美棉震荡偏弱。当前国内棉花供应保持充足,下游需求表现偏弱,叠加新棉播种接近尾声且产区天气尚可,短期郑棉低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