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特别国债下周开闸 政府债发行有望再提速

发布日期:2025-04-17 15:37:24   浏览量 :3708
发布日期:2025-04-17 15:37:24  
3708

  今年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在一季度提速发行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券”)和国债仍留有较大规模的待发行额度。根据财政部最新安排,2025年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以下合称“两类特别国债”)都将在4月24日招标发行。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受访专家认为,两类特别国债“开闸”后,政府债券将继续保持较大供给力度,在二季度进一步加快发行速度。


  仍有较大可用额度

  今年一季度,以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为主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明显高于近5年同期水平。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一季度国债累计发行规模超3.3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2.8万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靠前发力,可能为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特别国债发行腾挪空间。”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指出,一季度国债发行进度快于往年同期,但在中央加杠杆背景下,国债剩余额度仍高于去年同期。

  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看,年初以来地方化债工作进展积极。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置换债券在一季度集中发行,累积发行规模达1.34万亿元,约占当季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47%。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置换债券无法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项目建设资金,但可以通过缓解短期偿债压力、降低利息负担,帮助地方政府腾挪财政资源,释放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等方面的稳增长动能。

  “从政府债券发行结构来看,一季度财政系统在防风险与稳增长方面实现了兼顾,既确保了经济增长,又有效缓解了地方财政和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尚有较大规模的可用额度,根据记者测算,年内专项债券、置换债券的可用额度分别超过3.4万亿元、6000亿元。受访专家一致认为,二季度专项债券将逐步放量,当季发行规模将超过置换债券,成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力。

  特别国债二三季度集中发行

  随着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与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以下简称“注资特别国债”)在4月正式“开闸”,财政支持稳增长、扩内需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撑,国有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从发行安排看,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年内共安排21次发行,继续呈现“小额频发”的特点,首期在4月24日开始招标,到10月10日发行完毕,在发行节奏上较去年整体提前一个月。参照去年发行工作,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采取市场化定价机制,且允许个人在银行柜台、线上平台和证券市场购买。

  注资特别国债将分别在4月、5月和6月开展4次发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尚未明确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部分市场机构认为特别国债不会对社会直接发行。

  从发行计划看,两类特别国债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发行。在温来成看来,这一安排使得特别国债资金能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进而有力推动经济增长。

  “如果今年两类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可能对债市会造成一定供给扰动,但在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下冲击可控。”冯琳认为,若特别国债发行造成政府债券供给压力较大,中国人民银行可通过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净买入国债以及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补充中长期流动性。

  政府债发行有望再提速

  截至4月16日,部分省市披露的二季度地方政府债券计划发行规模超过2万亿元,超过去年二季度的地方政府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两类特别国债在二季度开启发行,也将推升当季政府债券整体发行规模。

  据兴业证券研报分析,综合两类特别国债、国债与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节奏,二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可能进一步加快,发行规模可能达到7.8万亿元,净融资规模4.3万亿元。

  “考虑到接下来需要以财政扩张对冲外部压力,不排除二季度政府债券供给规模超预期的可能性。”冯琳对记者说,政府债券发行进一步提速,加力逆周期调节的同时,也为后续可能推出的增量政策腾出空间。

  二季度通常为专项债券发行高峰期。近期,湖南省发行《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随着部分地方政府开展试点工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冯琳判断,预计4月专项债券发行将提速,二季度发行规模为1.5万亿元左右,继续支撑基建投资维持较快增长水平。

Copyright ©️ 2024 安徽财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了解更多
18656973322
友情链接: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